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,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病,且具有复发和迁徙性。其典型症状为红色斑块、鳞屑和表面出现白皮,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下银屑病表面的白皮现象。
首先,对于银屑病表面出现的白皮,我们需要先了解其发生的原因。银屑病病人表面白皮主要是因为角质过度增生导致的。普通人的皮肤细胞正常周期是28天,而银屑病病人的皮肤细胞的更新速度会加快到仅需3-4天,表面就会形成厚厚的角质层。这些角质细胞在长期堆积的情况下会形成鳞片状,从而导致白皮的产生。
其次,银屑病表面的白皮不仅仅是由于皮肤细胞增生不当造成的,还与炎症有关。银屑病病人皮肤会出现慢性炎症,导致表皮细胞间隙扩大,增加了水分流失,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接更松散,即角质细胞层和用于保护内部环境的屏障系统已经失效了。由于湿度减少,最终会堆积形成白色结节和瘢痕。
最后,银屑病表面的白皮现象是表皮水分的丧失造成的。皮肤平均水分位于10%~15%,如果水分降低,则会导致表皮的干燥和紧致。银屑病病人皮肤表层基质和角质层的水含量都很低,极易受到外界刺激,从而引起炎症和角质层的剥落。因此,在银屑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外部润肤保湿,并加强皮肤本身的防护功能以帮助皮肤恢复。
总的来说,银屑病表面出现白皮多为皮肤细胞增生不当导致的,同时也与患者皮肤的减少、失水、炎症等因素有关,因此对减少炎症、增加保湿、避免刺激等方面的治疗措施都是可以帮助银屑病病人减轻病情,更好地管理症状的。
中原银屑病网提醒: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,有疾病请去医院及时就医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